道路交通系统由人、车、路和环境等因素组成,每种因素都可能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。的调查和研究表明,在交通事故中与道路有关的原因占25%~34%;中国的研究也表明,与道路因素有关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达到20%左右。与交通事故有关的道路因素除道路的几何条件外,也包括路面种类、平整度、抗滑性能以及路面破损等因素,其中 要的是道路路面的抗滑性能。
目前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包括加铺罩面(4~5cm)、封层(微表处)以及超薄磨耗层(1.5~2cm)等,这些措施都能提高或路面的抗滑性能,但存在造价较高、使用年限不长或由于施工不良导致的抗滑能力不足等问题。针对路面本身抗滑能力不足的问题,寻求一种经济的养护方式成为当务之急。
抛丸技术是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(钢丸)以很高的速度和 的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,让丸料冲击工作表面,然后通过机器内部配套吸尘器的气流清洗作用,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,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。理论上,使用抛丸设备可以清理粘结在表层骨料上的失效沥青或油污,并造成骨料表面微观纹理粗糙,从而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。该措施此前多应用于混凝土道路的表面处理,国内尚未将其应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中。
根据抛丸技术原理,随着沥青路面路表温度的升高,抛丸 路面泛油效果会越来越差,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抛丸施工的次数来提高处治效果,但是从经济性和实用性来看就不再合适。一般在20℃时,沥青路面泛油可 ,表面平整干净;当路表温度升高至36℃时,路表沥青胶结严重,沥青泛油层出现软化、可塑状结构,随着路表温度的逐渐升高,钢丸嵌入沥青表面现象越来越明显;当路表温度在46℃以上时,钢砂已经不能 回收,大部分嵌入软化的沥青油层,钢丸消耗量逐渐增大,回收钢丸难度也相应增大,抛丸处理效果达不到相应要求。考虑到沥青吸热快、散热慢的特性,建议在沥青路面进行抛丸施工时将路表温度控制在35℃以下。
沥青路面抛丸施工中,抛丸设备内的钢丸、钢砂粒径及其配合比为抛丸施工工艺中的重要参数指标。钢丸和钢砂在抛除掉泛油层沥青时,主要受抛丸机的抛丸速度和抛丸功率限制。对于大功率的抛丸机,丸砂比对抛丸 泛油影响不大,对于的小型或者小功率抛丸机,增加钢砂的比例能提高抛丸处治的效率。因为不规则形状的钢砂与圆形的钢丸相比,能 好地切入到沥青油层,破坏掉沥青泛油层,达到较好的效果。
抛丸机行进速度与沥青路面泛油厚度、抛丸机抛丸速度和抛丸功率等相关参数有关:抛丸机行进速度慢,抛丸功率大,沥青泛油厚度薄,则 沥青泛油;反之,则 效果较差。当抛丸机功率较大时,可考虑提高抛丸机行进速度。此外,应根据抛丸机的型号和功率灵活调整行进速度和行进次数,以达到 沥青泛油的效果。